或許,你眼中的江湖:愛恨情仇、刀光劍影;可知,我和母親的“江湖”:生活處處是風景,大事小情皆人生。 家庭大廚&吃貨小白 母親不是烹飪高手,卻總能用傳統、獨特的烹飪手法,妥妥地拿捏住一家老小的“胃”,多年來穩穩地霸居家中絕對的領導地位。作為家中唯一的大廚,她老人家一以貫之的烹飪心得就是買啥菜做啥菜,不接受點單,不接受差評;經過對“親人味蕾”反復的探索實驗,自創獨特“四大名菜”:宮爆菜丁、咸菜炒雞蛋、煎蛋黃花魚、蒜香孜然羊肉丁;練就經典“三大面食”:韭菜雞蛋蝦皮餡餅、韭菜雞蛋蝦皮餃子、韭菜雞蛋蝦皮包子;潛心研究“兩大湯品”:醬香空湯(無蔥亦無菜)、豬蹄黃豆湯(9:1配比)。別小看這一道道普通的家常菜,母親烹飪的時候,可是在每一餐、每一菜里放了滿滿的心思和“愛”:葷素搭配、冷熱皆有、粗細均衡,家庭大廚可謂是實至名歸。 至于我,嘴饞且挑食,喜素不貪葷,愛吃不會做,所以每每與母親的交鋒對抗都是“戰績慘敗”。去年因病住院,醫生最多的醫囑要增強營養、提高免疫力,瞬間我腦補了N多營養配餐,心里樂開了花;跟著醫生又醫囑了諸多用藥禁忌,我本想用“民以食為天”為由與理據爭,母親卻不動聲色的憑記憶醫囑調整了飲食方案:牛羊肉的配搭木有了、生蔥蒜辣椒的配搭木有了、魚品海鮮的配搭木有了…;每天見得最多的營養餐食就是雞肉和雞蛋的各類配搭,偶爾想破戒點個外賣餐食,母親也以讓父親嘗嘗為由整包帶走。就這樣,一個無辣不歡的吃貨,一個愛覓美食的吃貨,被母親那偉大且沉甸甸的母愛直接KO成了吃貨小白。 探尋的真相&善意的謊言 母親有兩個女兒,我性子急脾氣烈,妹妹則乖巧溫和,當所有人都以為妹妹是享受最多母愛的人兒時,錯,其實母親將更多的愛給了我,無論是關心疼愛還是偏心偏愛,我都是一人獨享。 母親常對妹妹說,我就喜歡給你姐姐做飯,那一刻,妹妹以為自己是“撿回來”的,其實真相是:母親覺得我吃飯又多又狼虎,而且光盤行動,讓她有做飯的動力和成就感;母親常對妹妹說,我就喜歡你姐姐買的衣服,那一刻,妹妹以為自己買的衣服不夠奢華,其實真相是:母親覺得我買的衣服棉質居多,穿著舒服適合家居家務;母親常對妹妹說:我就喜歡跟你姐姐逛超市,那一刻,妹妹以為母親是為她省錢,其實真相是:母親覺得我眼神好可以看清保質期,且能以微胖的優勢在火爆的賣肉區擠占一席之地,最重要的是能一個人包攬拎回所有的購物袋,母親對我的表現和能力非常滿意。 而我呢,堅信招不在新,管用就行。有一種善意的謊言:以節約、分享為由,“哄騙”母親嘗鮮嘗新各種網絡零食和各類糕餅點心;以時間不便為由,“哄騙”安排各種走街串巷的采買任務,煩勞母親經常出入書店、文具店、母嬰店,參與充實生活樂趣;以尺碼合適只有一件、自己穿著不合身為由,“哄騙”為母親增衣添物,嘴里沒有一句真實報價,全靠母親盲猜;以自己帶孩子出門不安全為由,“哄騙”母親出行小游,一起踏春避暑賞秋養冬。和世界上千千萬萬的母親一樣,母親從心里和行動把撫養我們當作天職,當我亦為母親,縱然彼此都是“策略”戰術,但是,母親對我的策略都是滿滿的母愛;我對母親回饋遠不及她的萬分之一。 十八歲的母親&十八歲的我 “絲絲白發兒女債,道道深紋歲月痕”。匆匆歲月,為母親增添了白發、皺紋,當然也為我輕描淡畫了幾筆。內心十八歲的我們無懼于此,依舊保持最年輕的心,綻放最美麗的生活姿態。 “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?”母親是個愛學習的人,從過去毛衣針法、烹飪營養,到電視上觀學新聞聯播、科教頻道,現在又轉移到學習強國APP,始終保持著求知若渴的心態。當晚上孩子寫作業的時候,我便和母親一起戴著耳機陪在身邊,先是跟著我視聽時政熱點、選讀理論文章、答題分享對戰;然后是跟著母親聆聽國之文化、瀏賞自然風光、傾聽養生保健,我們也算是同學習、共進步的好學友。 “扎在你身,痛在我心。”一次生病,歷時半年多的輸液、打針,讓本就畏懼“針痛”的我崩潰至極,聽著母親的安撫勸慰,看著母親的沉著冷靜,許多瞬間讓我在心里敬佩她的勇敢堅強。然而,時隔不久,母親因為血壓升高住院輸液治療,看到她緊皺的眉頭,似要躲閃的手臂,我明白了畏懼“針痛”竟然是遺傳,而母親的那份勇敢堅強既是母愛的支撐,也彷如閨蜜小伙伴考研考學煎熬時的感同身受、相互鼓勵、直暖入心。 我和母親的江湖雜記,訴不盡生活處處的風景,也道不完大事小情的人生。雖說每年在母親節前都會撰寫小文一篇,內心感受卻大不相同,一字一句致謝感恩母親的辛勞付出,也難以表述出內心波瀾的五味雜陳。母親的呵護疼愛質樸內斂,無處不在;而今,雖不年少的我,也會選擇這么一個節日,那么一個時刻,窩在母親的懷里,撒嬌的說一句:媽媽,我好愛你……。(記于2022年5月5日夜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