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月22日,《人民日報》刊發《堅守春運一線 溫暖返鄉旅程(新春走基層)》,對京港澳高速保定服務區新能源充電設備春運保障工作進行報道。
內容如下: 堅守春運一線 溫暖返鄉旅程(新春走基層) 1月14日,春運大幕開啟。40天里,預計90億人次出行,規模將創歷史新高。 回家路,涌動著中國人對團圓的溫暖期盼。在高速公路服務區來回奔忙,為新能源車緩解充電焦慮;在機場航站樓熱情服務,為中外旅客出行答疑解惑;在火車站烘焙店用心制作,為旅客送上可口美食……為了讓億萬旅客平安、便捷、溫馨返鄉,無數春運人堅守崗位、默默奉獻。在春運啟動之際,本報記者深入春運一線,親身體驗3個不同崗位,感受春運人的辛苦付出,記錄新時代的生活變化。 ——編 者 京港澳高速保定服務區日均服務新能源車近千輛 服務區里的充電“規劃師” 本報記者 韓 鑫 春運首日,南北交通大動脈——京港澳高速車水馬龍。換上深色工裝,套上熒光馬甲,今天記者變身京港澳高速保定服務區的一名充電調度員。 近些年,新能源車數量持續增長。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,春運期間(1月14日至2月22日),新能源車流量占總流量的日均值約19%,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。 “服務區也是春運‘壓力部門’!”一見到記者,保定服務區經理呂建坤說,春運期間日均入區新能源車預計近千輛,是平時的10倍左右,“我們要做的,就是讓有限的充電設施,發揮最大效用。” 電能充得快,首先得好用。“確保設備能用管用是底線。”說話間,呂建坤帶記者來到位于服務區西北角的國網充電區。只見4臺充電樁上,5輛新能源車正停靠充電。呂建坤趕忙走上前,查看剩余3把充電槍的運行情況,“一旦發現故障,必須立馬報修。” “咱啥時候開始正式調度?”嚴陣以待良久,我有點迫不及待。 “別急,有你忙的時候。”呂建坤嘿嘿一笑,拉著記者去員工餐廳吃飯。“咱服務區位于北京以南151公里,返鄉旅客上午從北京出發,兩小時左右就能到達。”幾口菜下肚,呂建坤向記者細細道來,冬天新能源車“掉電”快,加上車內開暖風,到服務區時電量已耗大半,中午飯點就是補給高峰。 聊天的工夫,一旁的對講機不時作響: “西區充電樁已充7輛。” “所有充電槍均滿。” ………… “新來一輛車,開始排隊!”抬眼一看,正好12點。 “快走,來活兒了。”呂建坤沖記者說。 三步并作兩步,記者趕到充電區時,已有兩輛車在等待。呂建坤箭步上前,一邊勸導車主移車至東區充電樁,一邊招呼我上巡邏車在前引路。 循著車行的軌跡,一條地下通道映入眼簾,這是一條交通“連廊”,連通高速公路東西兩側服務區。“春運前半段,出京方向是客流主力,充電樁容易‘西忙東閑’,進入返程期則相反。”一旁的司機小伙李帥告訴記者,經過調度,給車輛“整隊”,車主最多只用等待半小時就能充上電,有效緩解排長隊情況。 開車帶路、技術輔助……一番操作過后,車輛充上了電,司機連忙道謝。“等到春節前后,每天起碼得來回帶路30趟,后面跟隨的不再是一輛車,而會是一長串車。”李帥說。 強化服務區充電服務,不只依靠對講機里的“小調度”。遠在百公里外,京石公司智慧調度中心,通過大數據監測,分散在沿線的7對服務區“擰成一根繩”,可實現對京港澳高速(北京至石家莊段)123把充電槍和3臺移動充電車的“大調度”。一旦保定服務區出現車流高峰,移動充電車這個“大型充電寶”將及時到崗支援,與之相鄰的望都服務區也將同步接到預警、及時應對。 “近兩年,入區新能源車數量大幅上漲,車型也豐富起來。”今年48歲的呂建坤已在服務區工作15年,見證了我國新能源車的快速成長壯大,“要讓充電能力更強、服務水平更優,才能保障旅客平安順利返鄉。” 冬日里,陽光格外溫潤。不遠處,服務區內全新的24個充電樁正抓緊建設,這是呂建坤心里的“底氣”,“今年春運,我們一定能打贏充電服務這場硬仗,讓旅客卸下后顧之憂、開心回家!” |